锚具的常见体系分类:圆柱体常规锚具。规格型号表示为:M15-N或M13-N;此锚具具有良好的锚固性能和放张自锚性能。张拉普通采用穿心式千斤顶;长方体扁锚。规格型号表示为:BM15-N或BM13-N(B,扁锚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,代表扁形锚具的意义)。
扁型锚具主要用于桥面横向预应力、空心板、低高度箱梁,使应力散布愈加平均合理,进一步减薄构造厚度,握裹式锚具。(固定端锚具)规格型号表示为:M15P-N或M13P-N;适用于构件端布设计应力大或端部空间遭到限制的状况,它运用挤压机将挤压套压结在钢绞线上的一种握裹式锚具。
它预埋在混凝土内,按需求排布,混凝土凝固到设计强度后,在停止张拉,工艺特性后张法指的是先浇筑水泥混凝土,待到达设计强度的75%以上后再张拉预应力钢材以构成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施工办法,先制造构件,并在构件体内按预应力筋的位置留出相应的孔道。
待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到达规则的强度(普通不低于设计强度规范值的75%)后,在预留孔道中穿入预应力筋停止张拉,并应用锚具把张拉后的预应力筋锚固在构件的端部,依托构件端部的锚具将预应力筋的预张拉力传给混凝土,使其产生预压应力;最后在孔道中灌入水泥浆,使预应力筋与混凝土构件构成整体。
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先浇混凝土,待混凝土到达设计强度75%以上,再张拉钢筋(钢筋束)。其主要张拉程序为:埋管制孔→浇混凝土→抽管→养护穿筋张拉→锚固→灌浆(避免钢筋生锈)。其传力途径是依托锚具阻止钢筋的弹性回弹,使截面混凝土取得预压应力,这种做法使钢筋与混凝土结为整体,称为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。